高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思考
朱娟丽
(江南下注(北京)有限公司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125)
摘要:社会性别意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校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水平势必决定整个社会性别意识水平的高低。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状况的介绍,进而分析她们社会性别意识水平普遍偏低的形成原因,并提出针对女大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具体可行的措施和途径,树立她们的性别平等理念,有效地逐步解构、消除高等学校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以推动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发展。
关键词:社会性别意识;女大学生;性别偏差;性别歧视;性别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20—QT001(2020)01—0000—07
作者简介:朱娟丽,女, 汉族, 陕西渭南人, 江南下注(北京)有限公司官网思政部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女大学生的教育与成才是当今高等教育刻不容缓的问题,而女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但是在现行的高校教育制度中,对于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存在很多误区和盲点,致使很多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模糊和传统,极大弱化了高校教育的功能。所以在高校进行性别意识教育,改进高校的女生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和务必认真解决的课题。
一、社会性别意识概述
社会性别意识或被称为性别平等意识,有些研究者定义为“性别意识即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的人们对男女两性的社会位置、权利、责任及彼此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一般将性别意识分为传统和现代两极,前者指人们对男女两性的社会位置、权利、责任及彼此关系的认识和评价更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思想,后者指更趋于接受男女平等和平等权利等观念”。有些学者认为“社会性别意识是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进行性别规划,以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社会性别意识有三层含义:一是平等意识,承认女性具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与尊严。二是差异意识,从性别的角度审视男女在社会和现实中的特点和角色定位。三是协调意识,强调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
二、高校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现状
为了准确把握现阶段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水平,我曾在某些班级的学生中进行了随机调查,提出问题以及回答结果统计如下:
1.您是否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与气质?
对于这个问题,给予肯定答案的男女生比例为1∶27,女生的比重远远大于男生。同时,80%的女生都指出其外貌或身体存在着缺陷,或很在意他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表现出外貌的不满情绪。35%的女生提出想过要减肥或曾经实施过减肥计划,或谈到经常化妆甚至有整容的想法。而男生对自己的外在形象几乎都非常满意,或有些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形象问题。可见女生较男生更希望给他人留下美的印象,更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几乎一半的女生希望拥有“温柔体贴”的女性气质,可见性别刻板印象仍然左右着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
2.家庭中夫妻之间谁更有决定权?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 “家庭中男女应该平等”,遇到问题夫妻双方应该协商解决,但如果是家庭中重大事情,62%的男生和女生都认为男性应该拥有最后的决定权。由此可见,在社会倡导男女平等的大环境下,虽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改变,但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过程,所以,女大学生在家庭男性决定权方面还受到传统男权意识的影响。
3.如何看待就业和是否对社会政治治感兴趣?
在社会领域,85%的女大学生承认就业方面还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存在对女性的歧视问题,但几乎一半的女生表示只能无奈接受。绝大多数女生认为女性应该拥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但只要稳定即可,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事业型的女强人;就“课余聊天是否涉及到政治话题”这一问题,全部女生均表示从未谈及或从不感兴趣,而大部分男生反映经常关注或讨论;对于女性参政问题,72%的女生认为女性不适合当领导。可见传统尊卑观、贤良观的旧思想仍然抑制着女大学生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可。
4.如何对待大学生的恋爱与婚姻问题?
对待恋爱问题,一半以上的女大学生们表示如果缘分到来就会把握,35%的女生认为当前应以学业为重,暂不考虑感情。对于性行为,很多女生都认为应该谨慎对待,但对于男友提出的性要求,是接受还是拒绝或是如何拒绝,她们都表现出茫然和不知所措。这些都综合反映出女大学生在性方面观念较传统,甚至耻于谈性,但对于能否采取性行为,她们却是极其无知和被动;对于大学生结婚问题,62%的女大学生表示可以理解,但均表示自己不会考虑。只有接近10%的女生表示只要缘分已到,并且具备各方面条件,她们会选择在校期间结婚;多数女大学生表示恋爱和婚姻没有必然联系,可以坦然接受毕业后的分手。更多女生认为婚姻期间,感情较于责任更重要。由此可见,虽然女大学生在婚恋认识方面较之传统有进步,但还存在一些性别上的盲点。
5.社会是否真正体现两性机会、资源分配的平等性?
一半的女大学生认为两性已经能公平享受教育资源,但认为在实践课上,男生较之女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对于企业中男性拥有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提升空间,多数女生表示认可。66%的女生认为自己只要有份稳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幸福的家庭足以,而男性必须要成就一份伟业。可见,对于社会领域中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女大学生要么选择沉默,要么认为理所当然,男强女弱的传统思想仍然抑制着女性自我发展的脚步。
由以上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虽然部分女大学生的平等现状、现代性别意识以及相关观念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绝大多数女大学生中性别意识淡漠,对有关性别平等的观念表示赞成的比率很低,而对传统性别价值观和性别角色定型的认同度极高。这表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对当代女大学生有诸多消极影响,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水平仍然不高。
三、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水平偏低成因分析
1.家庭性别教育中的偏失
家庭对大学生性别意识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家庭教育中关于性别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性别意识的缺失,许多家庭教育中性别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和缺失,很容易造成女孩性别角色错位,最终伤害孩子;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基本上遵循了中国人的传统性别角色期待—“男主外,女主内”。 从女孩一出生开始,就教育女孩说话要轻柔,要在家里学做家务,使女孩总是以温存柔弱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对女孩和男孩不同的态度、行为、人生目标的设定等方面无形中强化了女孩的性别角色意识,使她们从小就按照传统的性别发展模式要求自己,进而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和发展理念。
2.高校教育过程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它对培养女大学生现代社会性别意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往往是潜在和隐蔽的。具体体现在:
(1)专业选择中的性别隔离。
虽然近几年女生在校生数量和在高校中的比例在急剧增加,形成了在总量上男女持平甚至女超男的现象,但这恰恰是女生不平等的参与高等教育的一种体现,从某种程度上反而导致了一种平等假象。因为,女大学生们选择的专业更多地集中在教育、社会工作和服务等文科大类的专业上,比如文学与新闻、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外国语、情报与档案、国际现代艺术设计等,即所谓的“女性学科”。而男生多集中于理工类专业,比如物理、力学与工程、数学、计算机、化学和化学分子工程等“男性学科”。近几年我国大学扩招的更多是文科专业,也是被认为是更适合女生选择和学习的专业,而且也是被女性认同了的,诚然也是办学成本低、高校易于开办的专业,但却是社会需求不高、就业困难的专业。女生多数偏向人文和社科学习领域必然影响着女性向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发展,自然限制了女性将来的职业选择。
(2)受教育层次与教育资源占有率上的性别比失衡。
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随着教育层次提高而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高等教育层次越高,性别偏差就越大,女性越少。这种女生在高等教育高层次上比例偏低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她们向高层次职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从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高校层次、结构来看,女性在成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通过高自学考试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这表示女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高校类型的层次相对偏低、学历层次也偏低。由于高等教育层次与国家的教育投入成正比,所以教育层次越高而女生比例越小,必然导致女生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占有率也会越低,这就明显反映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
(3)以男性为中心的教育中潜在的性别歧视。
高校教育中“性别中立”策略和“客观”原则下的知识选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实质上是基于传统性别制度和角色分工,以男性价值与标准为中心,将以符合男性思维的方式进行建构的知识当成一种客观普遍的知识传授给全体学生。女性对于男性而言都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存在性别屏蔽现象。这一无视、剥夺了女性真切的性别经验的事实,致使女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产生困惑和冲突,在认知过程中不能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使女大学生迷失自身的主体性,从而导致女大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及教育结果上皆处于弱势地位。
同时,教师教育行为也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教师教育、管理和评价学生时,更愿意表扬女生认真、听话、整洁,表扬男生聪明、有个性和创造性,能经受挫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带有非常鲜明的性别刻板印象,对男生常常采用启发和诱导的方式,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表现机会。而对女生比较“照顾”,过于包揽,尽量扫除她们学习上的障碍;在课外活动中,教师也会习惯性地安排男生承担责任,做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教师凭借其独特的权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确立和性别角色的塑造。
此外,高校学生组织和校园文化中也存在性别偏差。高校内学生组织中存在社会性别构成的失衡,其活动内容有着鲜明的传统性别角色定型,不利于男女学生自由平等全面地发展。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仍是以男性文化为主流,高校悬挂的科学家的塑像和画像几乎都是男性,校园的媒体文化也广泛地存在着传统社会性别规范与角色定型。这种男权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致使女生实际上已从形式和内容上被边缘化了,是对女生平等地参与高等教育的一种潜在制约。
3.大众传媒对性别定位的刻意强调
在大众传媒中,女性的社会性别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强调、强化。广告中,以专家形象多以男性出现,权威声音多是男性发出,高科技产品借以男性展示。而抽油烟机、洗涤剂等家务用品的宣传却大多是女性。每年全国两会女性代表、委员多以穿着各式民族服装,戴着鲜亮头饰的形象被记录,但独独没有关于她们参政议政、履行职责的报道。许多记者在采访典型人物时,如果碰到女性,特别是商界、政界成绩优异的对象,都会刻意强调她的社会性别,比如问:作为一个妈妈或者女儿,你对家庭、对父母有愧疚吗?有没有因为繁忙忽视家人?如此等等。而对于男性采访对象却很少提及此类问题。网站报道扫黄打非现场时,对那些一排排低头、衣着暴露的女性的照片最多。大量女性从业者被曝光,被公众谴责、鄙夷。大众传媒在传播中存在大量的性别角色定性和模式,强化了传统观念,诱导了女性对于传统角色的认同,甚至成为自觉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它不断向女大学生灌输传统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女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
4.女大学生自身对传统社会性别意识的认同
首先体现在刻意追求外在形象方面。在当今社会,时尚美丽成为女性价值的追求,对身体美的充分展示,对女性身材美的高度认同,刻意追求外在形象,导致女大学生对自身外表的身体自尊成为其全部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成为以男性主导的欣赏对象。
其次,他们偏面认识女性的人生价值。女大学生对传统性别角色有着很高的认同度,比如绝大多数女生认为“相夫教子”是女人最重要的工作,仅有极个别女大学生认为“工作应是女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普遍认为“当官是男人的事”。这些都表明,传统观念中“男尊女卑”的价值定位、“男外女内”的分工模式、“男主女从”的权利等级、“男公女私”的活动范围对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并逐渐内化为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信条。
此外,她们安心于家庭,事业进取心不足。她们职业理想不明,期望不高。现实中,大多数女生对事业的理解是找一份轻松稳定、收入待遇好的工作,对家庭幸福抱以极大的期望。因此,女大学生工作认真但不够敬业,工作踏实但不够进取,把家庭作为人生价值的落脚点,缺乏事业心和拼搏精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常常干扰女生把工作做得更好。从性别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传统社会性别意识这种内隐性别刻板印象使得女大学生总觉得“女不如男”,自我激励不足。加之社会上隐性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自信心减弱,成就动机弱化,女大学生消极的、无意识的刻板印象使其不能树立高远的职业理想。
现代社会,法律层面的男女平等虽然已经获得巨大的改观,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世界有目共睹。然而,现实中性别偏差却几乎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性别隔离和性别歧视现象,女大学生在教育领域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不平等不仅包括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还包括教育资源享有的不平等,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教育关怀与教育援助的不平等,以及发展结果的不平等。而这些不平等在世人的忽视、漠视中已有愈演愈烈之势,高校的课程设置已经人才培养方案都在有意无意地淡化、消解人们对于性别不平等的敏感性,或视社会的性别偏差为自然的性别差异,又或本末不分,甚至常常因果倒置,以科学的名义为掩护,大行性别不公“正常化”、“合法化”之实,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偏低的缘由就非常容易理解。要想改变现状,就得从各个层面入手,特别是要赋教育以社会性别,也即进行性别意识教育。
四、提升高校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水平的对策
社会性别意识的形成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的和个体心理的产物,是社会性别存在的反映。社会性别意识下高校女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受其社会环境、文化因素和个体自身的心理因素等影响。它既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问题,更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问题。故此,要对高校女生进行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就要建构先进的性别文化,树立健康、科学、现代的社会性别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女生的全面发展。
1.转变传统性别观念,树立现代社会性别意识
任何社会转型的结果都不只是体制的转轨,还包括意识观念的转变。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具有惰性,是长期以来人们看待某一问题的态度,不容易更改。在教育领域,女性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排斥的,所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受过教育的女性,尤其是具有高学历的女性,都不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对于女大学生的就业来说,很多用人单位的观念陈腐,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的影响和打击比较明显,严重制约了女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变社会上的传统性别意识,首先要加强性别的平等意识,承认女性具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与尊严;其次要明确性别的差异意识,从性别的角度审视男女在社会和现实中的特点和角色定位。
2.调整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保障性别意识教育实施
在接受教育的享有权方面,中国宪法赋予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无论是男是女,接受的都是相同的学校教育,应该一视同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教育政策都对女性在教育方面的平等权利有明确规定,对保障女性在入学、学习、就业、授予学位等方面享有与
男性平等的地位。中国的高等教育政策规定了公民受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但还未将高校女生的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育政策中。因此,为了实现社会性别意识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良好贯彻与实施,还有待教育法律的进一步完善。首先要审视清理和修订现行教育政策和法规中性别歧视和性别盲点的内容;其次,建立监控性别平等的指标系统,即用实际数据来说话,在决策、贯彻和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教育的监督并严格执行。
3.开设性别课程,建构社会性别意识通识教育
为了迅速提升和普及高校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水平,必须加强高校社会性别意识教育,而加强高校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开设性别课程,进行社会性别意识通识教育。
性别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性,比如开设《社会性别基本理论与方法》专业通识教育课,作为渗透性课程渗透在各学科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体系中,可用周3学时、2个学分进行培养方案设置,进行性别意识的渗透和性别视角的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结合实际进行性别视角分析与判断。其次开设专业选修限选课模块化课程,分专业进行专业选修限选课设置,可用周4学时、3个学分进行培养方案设置。
全校开设社会性别通识教育课程,可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洗修课模块化课程.可分别用周2学时和2个学分进行设置。开设《女性学导论》作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模块课程也可采用微型课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形式,可汾及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充分体现妇女/社会性别研究多科学、跨学科的新发展。
高校性别课程的开设,可以帮助因婚恋问题、生育问题、就业问题、大学生堕胎、为情自杀等问题困扰的女大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并正确面对"处理和预防该类问题,为营造良好"和谐校园生活和环境创造条件!
4.开展课外活动,强化现代社会性别意识
为了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充分利用社团和学生干部机构,邀请一些女企业家、女干部、女科学家进校做学术报告和讲座等等,大力宣扬一些成功女性的典型事例,以此来激励女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建立两性平等观,帮助她们树立“四自”精神,强化主体意识。同时还可根据大学生课余时间多的现状,多组织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以平等和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时不仅规定女生参加,还可以多鼓励男生参与。另外,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多组织一些竞争性比较强,带有一定体力和勇气难度的活动。 这样,让女大学生们在参加这些活动时不光能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在男生身上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助于增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的认识。
5.重视校园内环境,加强高校教师性别意识教育
小小的校园里生活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 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很大的。 因此, 学校领导、教师、管理人员的性别意识如何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那么 ,就需要全校所有的员工都要加强性别意识, 共同营造一个男女平等和谐的校园环境。
对高校教师进行性别意识教育,应该着手改革和完善现存的教师教育制度,在其中规定明确的性别意识教师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纳入教师教育尤其是高师教师教育体系中,保证社会性别意识教师教育有制度.、有规划、有系统地开展。其次,重视加强执行社会性别意识教师教育制度的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将社会性别意识教师教育明确地纳入本文上述界定的高师教师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知识体系与评估体系中,加强在高等学校实施社会性别意识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行政管理、学时学分等学制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管理。重点做好高师院校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以及高校教师职前岗位教育培训、在职培训和高校教育管理者教育培训中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切实保障社会性别意识高师教育组织实施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先进的时代呼唤具备先进性别观念好素质的人才,现代社会为女大学生成才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女性人才的培养是未来社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女大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关系民族素质、国家兴衰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只有树立现代社会性别意识,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中融入性别意识教育,才能将女大学生培养为现代社会所必需的高素质女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芳,对高校性别意识和女生教育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5(01):117-119.
[2]凌艺.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教缺位”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家庭教育, 2010(04):54-56.
[3] 薛金莲.关于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问题的思考[J]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3):261-262.
[4] 肖巍,侯爽.自然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06):74-78.
[5]陈新叶.高等学校中的社会性别偏差问题与性别意识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6] 黄菊香.社会性别意识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发展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07):60-61.
[7]袁翠清.普通高校开设性别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4(04):88-91,108.
[8]李敏智.寻求平等: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05):48-51.
[9]尹妍妍.社会性别课程与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关系的调查研究:以重庆四所高校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11(04):11-14.
[10]周天枢.性别意识教育与女大学生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20):188-189.